房地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規模龐大、涉及面廣、業務復雜和稅收管理難度大等特點,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后,稅務機關需要加強對房地產業的稅收管理。
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投資的規模較大,決定了實現稅款的絕對額相對也較大。除分散建設的單項工程外,多數企業是成片開發,一般采用分期分批、滾動開發方式,從立項、規劃、征地、開工審批、建設、竣工交付使用、租售,直到實現投資回收和回報,要跨過幾個年頭,經營運轉、投資回收期長。項目開發順利的小項目有時也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從立項到銷售清盤。
業務流程復雜、經濟往來對象多。房地產企業除了土地和房屋開發外,還要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房地產企業經營業務經歷了從征地、拆遷、勘察、設計、施工、銷售到售后服務全過程,涉及眾多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及個人。
財務核算復雜,收入、成本難以掌控。房地產行業具有周期長、供應鏈長、地域性強的特點,導致房地產企業開發環節多,結算復雜;成本費用支出項目多;經營方式靈活多樣,大多數房地產企業既有建筑業,又有加工業、房屋銷售、物業管理等,成本核算復雜,存在滾動開發,導致收入成本難以掌控。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房地產業稅收的管理。
一是加強政府領導職能。優化房地產社會綜合治稅環境,形成“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新局面,推動房地產業稅收管理由事后控管向政府主導下的事前、事中、事后多層監控的轉變,全面提高房地產業稅收管理效能。
二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實施部門聯動,借助土地審批環節的管理,發揮建設部門項目監管的職能作用,深入推進國地稅聯合辦稅。整合管理資源,加強數據信息采集,將房地產項目各個階段納入項目管理中,對建設工程各環節實施監控,借鑒地稅機關的管理經驗,實施鏈條式的稅源管理,形成對房地產項目完整的、閉合式管理系統,全面推進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
三是行業集中化管理。將建筑業、房地產業統一集中到一個單位管理,有助于對兩個行業之間的業務串接連通,便于稅務人員熟悉材料、勞務和銷售等各方面的來龍去脈,使稅務人員更容易發現和預防其中的管理漏洞,便于稅務行業化管理。
四是行業規范化管理。促進建筑施工現場的信息化建設,著力增強會計核算的效益與水平,積極建立與健全賬務資料的處理系統,加強對相關業務人員的培訓,尤其要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認證、取得和抵扣等一系列環節的規范管理。( 來源:中國稅務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