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共建,成為“一家人”
“過去國地稅與公安部門溝通交流少,協調配合的程度有限,往往是發現違法線索,推送到另一方后再等待反饋,容易錯失辦案良機。現在成立了實體化的稅警協作辦公室,稅警成為‘一家人’, 可以第一時間傳遞涉案信息,第一時間聯合取證,第一時間立案查處,形成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整體合力。”夏津縣國稅局局長孫丙利說。
今年6月初,實體化稅警協作辦公室正式成立。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夏津縣國稅局、地稅局與公安局分別指定1名分管局領導負責協調稅警聯合辦案工作,并由縣公安經偵大隊1名領導出任聯絡辦公室主任,縣國地稅聯合稽查局分別確定1名領導任副主任。
國稅、地稅和公安三方各挑選出2名業務骨干組成辦公室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合作措施。同時,夏津縣國地稅聯合稽查局騰出兩間辦公室,作為稅警協作辦公室日常辦公場所,并配齊相關設備和車輛。實體化稅警協作辦公室的成立,為稅警協作的常態化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健全機制,鉚足“一股勁”
“建立稅警協作制度機制,是稅警協作的關鍵。通過健全機制,我們實現了部門配合協作形式由人為協調到制度規范的轉變,由單純靠協商溝通向受責任義務關系約束的轉變。”夏津縣稅警協作辦公室副主任李祥陽說。
夏津縣國稅、地稅和公安部門以實體化稅警協作辦公室為平臺,建立健全相關機制,保障稅警協作的常態化運行。他們建立事前情報互通、事中相互配合、事后共同歸集的會商機制,研討大要案件,解決疑難事項,移交案件線索;建立考核評價機制,按季度對辦案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和評價;建立聯動打擊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工作銜接,破解稅務稽查取證難、執法難問題;建立聯合培訓機制,互派業務骨干擔任講師,針對公安經偵立案、稅務稽查等相關要求進行培訓,提升一線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建立聯合宣傳機制,營造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的良好氛圍。
截至11月底,夏津縣國稅、地稅和公安部門共召開聯席會議12次,協作辦案8起,舉辦經驗交流會6次,開展培訓班3次,培訓稅警干部76人次,保障了稅警協作的常態化運行。
信息共享,密織“一張網”
前不久,稅警協作辦公室發現某機械企業財務人員李某涉嫌為與該公司無實際業務往來的6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警聯合調查取證,及時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追補稅款26萬余元。
據了解,這起案件的線索,是稅警協作辦公室借助信息平臺發現的。為實現涉稅案件信息共享,夏津縣國稅局將稅務稽查數據平臺與警務經濟案件數據平臺對接。該局與地稅、公安部門聯手,建立了制售假發票違法犯罪人員黑名單,使用假發票數據庫,欠稅、偷逃稅和走逃納稅戶數據庫,受過刑事處罰或稅務機關給予行政處罰的納稅人數據庫等警稅信息基礎數據庫,并打造稅收風險統籌管理平臺。對高風險企業,該局與地稅和公安部門聯合開展數據分析,共同確定案源,實現精準選案。(來源: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