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院聯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舉行的討論會上表示,我國目前雖然整體宏觀稅負并不高,但主要由企業來承擔,這是為什么中國企業跟國外企業相比感到稅費負擔更重的核心原因。
他援引財政部數據分析稱,2015年中國整體財政收入占GDP的22.2%,其中稅收收入占18.2%,其他財政收入占4%。如果加上政府基金性收入(最主要的是土地出讓金收入),宏觀稅負為GDP的28.4%。如果再加上社保(五險一金)繳費,宏觀稅負為GDP的33%左右。
他表示,相比之下,經合組織(OECD)國家在2015年的稅負(包括社保)占GDP的比重平均為34%,中國的宏觀稅負在全球基本處于平均水平。但是,朱海斌介紹,我國的稅費主要是以間接稅為主,直接稅占比相對比較低。而間接稅主要在生產環節征稅,由企業來承擔。
對于如何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朱海斌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直接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二是簡化目前企業稅費的制度,推動費改稅,最好是有一些自動化的系統,這樣可以降低企業在交稅方面的各種成本;三是在稅制的結構改革,個人所得稅的比重過低,要強化對個人所得稅征收的體系,尤其是對于一些像個人或者私人企業的征收;最后,除了減稅還要減支,如果不減開支的話,政府的財政赤字會提高。(來源:新華日報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