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家為了鼓勵本國企業在電子信息核心產業投資發展,會對其新工廠設備投資按照一定比例抵減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門檻高,資本投入巨大,建議國家以此為參考,出臺類似的財稅政策,對此類企業以稅后利潤再投資新項目的,即利潤轉增資本部分,免除企業所得稅。
“我們企業去年營改增項目發生額2.5億元,抵扣進項稅額1934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稅542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抵扣近600萬元?!比珖舜蟠?,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平告訴記者營改增給公司帶來的利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這必然會讓企業嘗到甜頭。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表示,2016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為TCL集團增加收益6000多萬元。
不過,此前也有企業提出實施營改增后,大企業和持續增資擴產企業所感受到的政策紅利較多,但并非所有行業“獲得感”都十分強烈,建筑行業、服務行業的部分企業稅費不降反增。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企業過去處于稅收的灰色地帶,像餐飲業很多消費者就餐后不要發票,它就沒辦法獲得抵扣。也有一些誠信守法經營的公司,由于現在增值稅抵扣鏈條不徹底、不完善,使其覺得減稅的獲得感不高。同時,現有稅制有待進一步簡化,很多企業在增值稅抵扣上不熟悉,不得不求助經營性的中介機構,結果成本又增加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千方百計使結構性減稅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這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昭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鳳儀的心坎兒上?!捌髽I在包括銀行借貸、材料采購、產品銷售、賬本管理等超過6個以上的環節都要征收印花稅,但實際上,產品還未出售,有時材料還未形成產品就要征稅,又或者企業制造過程中出現訂單取消,但材料已納稅?!彼ㄗh有關方面考慮采購材料環節印花稅、借貸環節印花稅的合理性,對印花稅作出改革。
“目前,人力支出還不能實行增值稅進項抵扣,企業吸引人才的成本太高了!”全國人大代表,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敏告訴記者,今年2月份廣州開發區發布了支持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黃金十條”,其中就包括每家企業有10個高管名額,政府拿出專項資金給予獎勵,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拿到300萬元。
李東生代表認為,減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傾斜:“一些國家為了鼓勵本國企業在電子信息核心產業投資發展,會對其新工廠設備投資,按照一定比例抵減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門檻高,資本投入巨大,建議國家以此為參考,出臺類似的財稅政策,對此類企業以稅后利潤再投資新項目的,即利潤轉增資本部分,免除企業所得稅?!保▉碓矗航洕請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