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包括科技創新、生產服務型在內的新經濟企業發展迅猛,由此帶動的稅源規模和新增稅戶呈上升之勢。其中,東部在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保持發展新優勢,而中西部則在文化娛樂產業和大數據等產業上彎道超車。
從稅收數據分析,創新驅動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
以深圳大疆創新公司為例,這家全球頂尖的無人機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制造商,把無人機從小眾市場延展到普通消費群體。公司2016年納稅超過4億元,同比增長約70%。
創新也給一些企業帶來發展契機。北京摩拜科技公司推出的摩拜單車迅速風靡,并帶動上游相關制造業產能迅速增長。僅是摩拜單車零配件供應商之一的深圳鎂航科技公司,去年稅收收入就增長50倍。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創新融合保持較好發展勢頭。數據顯示,服務業中,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6年稅收分別增長了14.5%、24.6%和37%。其中,穩居中國政務云服務市場第一位的山東浪潮集團,2016年繳納稅收達18億元,營業收入增長35%。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新技術、新產業等迅速發展帶動了稅源規模和新增稅戶的迅速增長。
在經濟新動能的推動下,各地產業發展各有側重。
東部地區,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2016年,東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15.8%,分別高于中、西部4.7個和2.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稅收增長10%,分別高于中、西部7.5個和5.6個百分點。其中,上海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32.6%,稅收規模和增加額均居全國第一。
中西部地區,文化娛樂產業和大數據等產業亮點不斷。
其中,中部地區文化和娛樂產業異軍突起。2016年,中部地區電視、電影和影視錄制業稅收增長18.2%,分別高于東、西部2個和9個百分點。擁有芒果TV等資源的湖南省去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規模居全國第七,增量居全國第四。
“中部地區利用文化產業實現彎道超車,不但帶動產業發展,還催生文化消費等經濟增長點。”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說。
西部地區則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嶄露頭角。2016年,西部地區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稅收收入161億元,增長率分別高于東、中部20.1個和21.6個百分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稅收收入5.2億元,增長83.9%,分別高于東、中部72個和70個百分點。其中,去年貴州省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稅收收入由上年的2200萬元增至4600萬元,增幅高達106.7%。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所長李萬甫告訴記者,稅收數據折射新經濟新亮點,既顯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創新驅動的無限潛力,也為中國經濟增長增添了實實在在的動力。(來源:上海證券報 )